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金融监管部门新闻发布会究竟释放出了什么信号?

来源: 中国金融网  2025-09-23 11:20:52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图片


   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大河


    2025年9月22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、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、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出席,介绍 “十四五” 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。这场发布会释放出了多个重要信号。

    金融体制改革持续深化

    央行:构建现代中央银行制度

    人民银行聚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,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。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,明确央行政策利率,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,强化利率政策传导与监督。同时,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,推出债券市场 “科技板”,深化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,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。

    金融监管总局:完善监管体制

    金融监管总局系统机构改革圆满收官,“四级垂管” 架构有效运转。5年来发布各类规制171件,基本建立起全生命周期的制度体系。全面推进分级分类监管,对41家重点机构实施提级监管,下放112家中小保险机构监管权限,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效能。

    证监会: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体系

    以新证券法实施为契机,对相关法规制度进行系统 “立改废释”,期货和衍生品法、私募基金监管条例等法规发布实施。国务院出台新 “国九条”,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出台60余项配套规则,重构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。

  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

    央行:支持重点领域

    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,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初步形成。扎实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、普惠小微、绿色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%。2024年9月以来,出台一系列货币金融政策举措,稳定市场预期、提振信心。

    金融监管总局:“一增一优一补”

    “增供给”,为“十四五”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,基础设施贷款余额54.5万亿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62%;“优结构”,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近19万亿元,年均增速超20%,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.4万亿元,较“十三五”末增长85%;“补短板”,向脱贫地区发放贷款31.5万亿元,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近4000亿元,商业健康险为患病人群累计支付1.8万亿元经济补偿。

    证监会:促进投融资协调

    近五年,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.5万亿元,直接融资比重达到31.6%。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加速,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企业,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/4。上市公司分红、回购派发“红包”合计达到10.6万亿元,比“十三五”增长超过8成。

    金融风险防范取得重要成果

    央行:稳定市场运行

    科学把握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动态平衡,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。截至今年6月末,融资平台数量下降超过60%,金融债务规模下降超过50%。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,债券违约率保持低位,探索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货币政策工具。

    金融监管总局:处置高风险机构

    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,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峰值大幅压降,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“动态清零”。重拳整治金融乱象,清退违法违规股东3600多个,助力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风险,为保障性住房等“三大工程”提供资金支持超1.6万亿元。

    证监会:强化监管执法

    坚决维护市场平稳运行,健全跨市场跨领域跨境风险防控机制。稳妥推动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收敛,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%左右,整治私募基金风险,关闭金交所、“伪金交所”。大幅增强监管执法有效性,五年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700件。

    金融对外开放步伐加快

    央行: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

    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深化,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、债券、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。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上升,已成为我国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、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,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。

    外汇局:优化外汇服务

    贸易外汇收支效率进一步提升,“十四五”以来办理相关业务近4.6万亿美元。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,办理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业务近3000亿美元。银行外汇展业能力进一步提升,外汇展业改革试点银行已纳入优质客户超过2.3万家,累计办理业务5000多亿美元。

    证监会:扩大制度型开放

    全面取消行业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,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,优化互联互通机制,建立境外上市备案制度,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,外资持有A股市值3.4万亿元,269家企业境外上市。

    深度分析与评论

    “十四五” 时期,我国金融业在改革、服务实体经济、风险防范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,金融监管部门的介绍勾勒出了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清晰图景。

   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构建、金融监管体制的完善以及资本市场法治体系的健全,有助于提升金融治理能力和效率,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。

  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提升体现了金融的本源回归。各部门通过多种措施,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,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,如科技金融、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快速发展,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    在风险防范方面,各部门积极作为,有效处置高风险机构,强化监管执法,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。这不仅保障了广大投资者和储户的利益,也增强了金融体系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,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。

    金融对外开放的加快,提升了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。人民币国际地位的稳步上升、外汇服务的优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,使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,能够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源,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
    总体而言,金融监管部门新闻发布会释放出的信号表明,我国金融业在“十四五”时期取得了长足进步,同时也为“十五五”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推进和落实,我国金融业有望在服务实体经济、防范金融风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金融力量。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

      2023年07月14日13时27分
    • 金融监管部门对平安保险的密集处罚释放出的强烈信号

      2025年01月06日15时18分
    • 金融监管部门对农商银行监管力度持续加大

      2024年07月10日19时47分
    • “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”系列新闻发布会(第四场)文字实录

      2020年11月20日10时55分
    • 国新办举行近期投资、财政、金融有关数据及政策新闻发布会

      2024年03月21日22时41分
    • 国新办举行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

      2024年01月24日22时08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